一、传统SMT首件检测作业方式弊端
关于SMT首件目前作业的弊端,在SMT行业中其实都是众所周知的。大致可归纳如下:
1. 耗费人力成本:1PCS的首件检测往往需要2-3人来完成。
2. 耗费时间成本:数据测试往往需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。
3. 耗费设备成本:首件未检测完成,设备往往需要等待,无法全面体现价值。
4. 无法把握品质:人工检测的弊端也就是人工工作的品质不可控性。
5. 员工培养成本:人工检测从新员工到熟练工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磨练。
6. 管理管控:无论人员,还是各种首件报告,图纸,BOM的归档管理管控都没有一个较好的处理。工作繁琐,易出错,很难追溯。

序号 |
传统方式做首检 |
使用E680做首检 |
1 |
两人完成检测 |
一人完成检测 |
2 |
采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|
使用更加精准的LCR电桥进行测量 |
3 |
检测速度慢 |
检测速度快 |
4 |
检测内容不全面 |
检测内容包括资料、电性及外观等 |
5 |
容易发生漏检情况 |
彻底杜绝漏检情况 |
6 |
人工误判风险高 |
自动判定快速准确 |
7 |
部分元件需要借助放大镜 |
高清放大图片同步显示 |
8 |
人工报表 |
自动生成报表,可导出PDF文档 |
9 |
无法还原检测场景 |
可还原检测场景,追溯性强 |
10 |
客户审核可能失败 |
轻松通过客户审核,留下良好印象 |
检测速度对比 |
序号 |
点数 |
传统方式(分) |
smt首件检测仪(分) |
节省时间(分) |
1 |
100 |
20 |
10 |
10 |
2 |
200 |
50~60 |
15~20 |
35 |
3 |
500 |
120~150 |
40~45 |
80 |
4 |
800 |
240~300 |
70~80 |
170 |
5 |
1000 |
360~400 |
90~110 |
270 |
检测过程对比 |
项目 |
传统方式 |
效率SMT首件检测仪 |
1 |
人工查找位号 |
自动定位 |
2 |
人工读取标准值、误差范围,并换算对比 |
自动读取、换算和对比 |
3 |
手工记录实测值 |
自动记录实测值、测试人、测试时间 |
4 |
手动换档 |
自动换档 |
5 |
使用放大镜检查丝印正确性,并与位号图比对方向 |
提供高清放大图形直接观看,同时可建立元件库,通过样图进行对比 |
6 |
空贴位置需要通过位号图反查PCBA,人工定位检查 |
软件自动识别空贴位置并自动定位 |
7 |
难以验证资料正确性 |
自动验证BOM表及CAD数据正确性 |
8 |
可能发生漏测现象 |
完全杜绝漏测情况 |
9 |
人工误判风险高 |
设备自动对比,智能提示 |
10 |
手工填写报表 |
自动生成报表 |
11 |
没有样板图像 |
保留样板高清图像 |
12 |
检测速度慢 |
检测速度快 |
二、效率科技SMT首件检测仪产品介绍:
系统功能特点:
1,高度智能,无需特殊编程,测试准备时间短;
2,快速定位待测元件并可放大缩小,便于判断元件方向;
3,自动获取测试仪器的测试数值、自动变换测试仪器档位;
4,自动判断测试结果;
5,实时显示未测、PASS、NG元件数量及元件总数,杜绝漏测;
6,可输出完整的检查报告,便于追溯.
三、效率科技SMT首件检测仪系统优势:
1,操作简单:普通员工仅需很短时间的培训即可使用;
2,节能增效:实例证明一人使用FAI系统工作能比传统方式两至三人工作的效率提高50%以上;
3,杜绝漏测:实时显示未测、PASS、NG元件数量及元件总数,杜绝漏测;
4,高度智能:自动获取测试值、自动调节档位、智能分析元件标准值与误差并自动判断测试结果;
5,人性化设计:快速定位待测元件、高倍放大图像、易于判断方向;
6,便于追溯:可输出完整的检查报告,便于质量监控、追溯。
温馨提示:欲了解更多SMT智能首件检测仪相关信息请访问效率科技SMT官网,或拨打联系电话0755-89765552咨询。